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活动简介
主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承办:CSIG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时间:2020年12月12日14:00
地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楼报告厅
二、特邀专家
李豪杰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6年、2007年获南开大学学士学位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1月加入大连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在包括IEEE TCSVT、IEEE TIP、IEEE TMM等顶级国际期刊和ACM MM、ICCV、IJCAI等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获ACM ICIMCS (2011)、HHME (2013)最佳论文奖、ICME(2017)最佳论文Finalist奖,The Star Challenge 国际多媒体搜索引擎比赛第一名(2008)。研究成果获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二十余项。所研发软件系统在电力、邮政、体育训练、智能制造等行业获得推广使用。
主题报告1
基于判别区域挖掘的
细粒度图像分类
细粒度分类旨在对属于同基础类别的图像(汽车、狗、花、鸟等)进行更加细致的子类划分,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 模式识别等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生态领域物种分类,商品分类自动理货,环保领域垃圾分类等)。由于子类别间差别细微且通常差异存在于局部区域,如何高效的选取高判别性局部区域以及如何对其特征进行优化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的探索,首先从选取高判别性局部区域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关系引导的判别性区域学习和挖掘了在细粒度识别中分别存在着判别性区域扩散和选择区域语义不对应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接着介绍了两种对选择的判别性区域所提取的特征进行判别性强化的方法。最后讨论细粒度图像分类的研究趋势。
俞扬 教授
南京大学,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强化学习。获得4项国际论文奖励和2项国际算法竞赛冠军,入选2018年IEEE Intelligent Systems杂志评选的“国际人工智能10大新星”,获2018亚太数据挖掘"青年成就奖”,2020年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受邀在IJCAI 18作关于强化学习的"青年亮点"报告。
主题报告2
神经-符号系统的一些探索
人工智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前半程主要关注符号系统,其过程多符合人类高层认知,易于理解;后半程则主要关注学习系统,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模型往往难以解释。这两类系统天生不易兼容,难以协力。报告将汇报我们在神经网络与符号系统的转换和联通方面的一些探索。
谢洪涛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博导,特任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从事多媒体内容安全和医学影像智能分析的研究,包括视觉内容检测与识别、视频图像内容检索、数字图像篡改检测与取证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含顶级期刊/会议论文4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热点论文3篇、会议最佳论文2篇。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授权专利9项。研究成果在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广电总局监管中心、总参五十五所、新疆安全部门和商业公司的线上系统获得大规模应用,取得积极效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主题报告3
矛与盾:
深度篡改视频的生成与检测
王宏霞 教授
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2002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17)、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2007)。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媒体信息安全、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数字取证、智能信息处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TIFS、TDSC、TCSVT、中国科学、电子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编著2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3次。担任IWDW 2019国际会议General Chair,以及多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Session Chair和TPC。
主题报告4
视频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和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带宽的增加和各种高效视频压缩算法的提出,不管在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上,数字视频的网络流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多,人们在YouTube、优酷、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分享视频也越来越普遍,数字视频俨然已成为网络上广为流行的主流媒体之一。与此同时,视频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此报告主要介绍基于失真代价分配的自适应视频信息隐藏、保持码率的高容量视频信息隐藏、鲁棒视频水印技术等,并探讨未来可能的视频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发展趋势。
三、执行主席
王金伟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现任教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担任网络空间安全系主任。研究方向包括高维深度学习、彩色图像取证、彩色图像可逆水印、鲁棒水印和图像加密等。现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担任JIHPP期刊责任编辑、IETE Technical Review/MATP/MBE/EURASIP JIVP/SCN等SCI期刊客座编辑、SCN学术编辑、人工智能与安全国际会议(ICAIS2020)程序委员会主席、中国取证与安全大会(ChinaMFS2020)宣传主席、多个国际会议workshop主席,为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指挥控制海上指挥控制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会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陈北京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BK21+人才项目获得者,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1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并先后在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医学信息处理实验室、韩国成均馆大学、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芬兰奥卢大学以博士后或访问学者身份从事共计两年半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篡改取证和计算机生成人脸取证。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内的多项横纵向基金的研究工作。担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期刊编委,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期刊客座编辑。已在包括IEEE TIP、IEEE TMM、IEEE TSP、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在内的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检索19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据Google Scholar不完全统计,所发论文的引用总次数已达近1600次,H指数22。
四、承办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拥有从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优势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余人,中青年教师博士化率100%,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特聘教授等30多项人才项目。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00余项,科研到帐经费过亿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600余篇。计算机科学学科于2017年5月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拥有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中心、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软件工程与信息服务、物联网工程2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
五、会议流程
时间 |
内容 |
|
13:30~14:00 |
会议签到 |
|
14:00-14:10 |
领导致辞 |
|
14:10-14:15 |
合 影 |
|
14:15-15:00 |
专家报告1: 基于判别区域挖掘的细粒度图像分类 (李豪杰教授) |
|
15:00-15:45 |
专家报告2: 神经-符号系统的一些探索 (俞扬教授) |
|
15:45-15:55 |
茶 歇 |
|
15:55-16:40 |
专家报告3: 矛与盾:深度篡改视频的生成与检测 (谢洪涛教授) |
|
16:40-17:25 |
专家报告4: 视频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王宏霞教授) |
六、联系方式
承办方联系人:
石老师 15851808595 shilei@xdszqz.com